2024/10/14
你知道吗,容易焦虑的人,往往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过度思考。他们或是思考过去的决策是否正确,或是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却唯独无法专注于当下。
我经常收到询问:
“我是不是不该考研?觉得人生选错了路,很懊悔。”
“工作好难,我一直适应不了新环境,会不会被领导开除啊?”
“马上要去参加新的团体活动了,万一大家都不喜欢我,没人和我说话该怎么办?”
“男朋友最近对我有点冷淡,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以上均属于过度思考,说白了就是想得太多,在情绪中反复内耗,不肯放过自己,不断消磨心力。这样的思考并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让我们止步不前,搞砸苦心经营的关系。那么,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呢?
01 重塑认知,强化正向归因
为什么我们会过度思考呢?花如此大的心力去反思、斟酌、忐忑、怀疑……究其原因,焦虑本身是存在低价值感和缺乏安全感。
低价值感——产生焦虑不安情绪——面对前路选择时纠结害怕——无法放下恐惧,更加焦虑不安——更加低价值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而唯一的改变途径是重塑认知。
所谓的低价值感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你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作“情绪ABC理论”。
它把我们对事物态度的成因分成三种,分别是:外界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Belief)和情绪反应(Consequence)。
其中,影响情绪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外界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自身信念。心理学上也将这种信念定义为归因,分为正面归因和负面归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将辛苦加班搞定的方案发给领导时,他迟迟未回消息。
负面归因是:“完蛋了,肯定是方案不通过,我白干了,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好?”这时候你会提前陷入忐忑不安和焦虑中。
而正面归因是:“领导可能在忙,还没时间仔细看方案,我先忙别的事情去了。”
看吧,面对同一件外界事实,当我们采取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时,产生的情绪也截然不同。所以,重塑认知的关键点在于,强化正面归因。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将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的负面归因摒弃,转变成不会引发情绪波澜的正面归因,从而提升自我认可价值感和安全感。
02 用行动取代想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焦虑只存在于空想中,当你脚踏实地采取行动时,你根本没有时间焦虑。
这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特点,大约在四十多万年前,人类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心智革命——我们的前额叶发达,开始拥有思考的能力,而与此同时行动效率也逐渐降低了。
哈佛“幸福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针对这一现象总结道:“那些过度思维的人,其实就是行动偏少。”人的大脑是闲不下来的,如果没有一个具体对象可以承接意识,那么大脑将自行活跃,过度思考,产生焦虑。
而当一切回归到具体行动上时,焦虑的情绪也将随着行动而被疏散。这个理念在《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精神健康法》一书中也得到了证实。
书中指出“情感是人类内在的(精神上的)自然现象之一,它是意志和理性支配不到的领域”。
焦虑的情绪不受人的自由意志支配,但行动却是可以自行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焦虑情绪是会随着行动的变化而改变。积极的行动带来积极的情绪,消极的行动带来消极的情绪。所以,与其苦思冥想,还不如去努力行动起来。
那么,当你不知道如何采取行动时,该怎么办呢?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一书中写道:
“按照顺序,一件一件地用心去处理好眼前发生的问题,这才是你该做的事。只要这么做,你心中的不安便不会再任意膨胀,只因你采取了具体的行动。”
我遇到过许多来访者,他们知道行动是化解焦虑的关键,但是他们更害怕行动后面对失败的局面。“一想到我可能做错事,我就更加焦虑了。”
这个时候大家要相信自己永远有掰回一局的能力,每个选择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生之路漫漫,一个选择之后还会有另一个选择,所以为什么要思来想去,焦虑不安呢?拿出玩游戏的精神来,做个勇敢无畏的玩家。
03 巧用快乐预测法,进行自我接纳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在过度思考中失去了快乐。我们常常幻想一些“重大”的事情所带来的快乐,而忽视一些“微小”的事情带来的幸福和对人生的改善。
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中,为我们举了个有趣的例子。
一位作家竭尽全力想要创作出“伟大作品”,他认为在创造出伟大作品之前,自己再也不可能快乐,因此日渐焦虑,写作状态也急转向下。
伯恩斯直言:“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感到快乐、放松和自我接纳时,我们才无所不能。”
当这位作家学会快乐预测法记录后,他逐渐放松了下来,不执著于伟大的作品,反而重新找回了写作的乐趣。由此可见,快乐是消除焦虑情绪的秘诀之一。
那么,什么是快乐预测法呢?
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列下来,预测自己做这件事会获得的快乐得分,当做完之后,再立刻记录自己的快乐得分。比较两者看看是否一致。
记录后可能你会发现,人生快乐的事情有那么多,何必将自己困在焦虑情绪中呢?
所以,容易焦虑的人应该更要做到的是:重塑认知,强化正向归因;用行动取代想法,做勇敢无畏的玩家;巧用快乐预测法,进行自我接纳。
阜阳安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18435号-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