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14
事业有成的老刘,从小便是学霸级的人物,不止年年奖状拿到手软,更是轻松保送名校,博士毕业便出任某上市公司重要职务。人到中年,家庭事业双丰收,有着别人眼中“开挂”般的人生经历。
老刘的一双儿女人见人夸,给他带来了双倍的幸福和骄傲。
没想到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烦恼也是双倍的——儿子喜欢打游戏,女儿喜欢追星,俩孩子天天抱着手机不抬头。老刘和他们说话,也是“嗯嗯……啊啊……”地敷衍过去,逼急了又怕亲子关系出现裂痕。
老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让孩子放下电子设备呢?
01
网络成瘾的危害
有人辩驳,现在成年人也沉迷网络,天天抱着手机玩个不停,孩子玩一玩怎么了?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的危害也许更大。
一篇检索了42项相关调查的综述指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家庭功能障碍明显,且存在显著的社会心理障碍。
有网络成瘾/病理性网络使用(IA/PIU)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相比,对其家庭有更大的不满,更多地拥有缺乏组织性、凝聚力和适应性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剧烈的冲突,并认为他们的父母更严厉,更少提供支持和包容。
同时,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父母离异、单亲生活以及独生子女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网络成瘾同时也反过来破坏家庭关系,使得家庭内部冲突加剧。网络成瘾者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减少、交流减少,更少地履行家务等家庭义务。
网络成瘾在中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并与多种家庭、社会心理和精神/行为障碍相关,但很少成为预防和干预的重点。
随着近些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推进,大众整体关注度有所提高。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呼吁下,国家也出台了防治措施。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很多家长对游戏新规抱有极大希望,认为严格管控后孩子就不会沉迷其中。然而没了游戏还有短视频,没了短视频还有能打到2000关消消乐……导致网络成瘾的对象好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许我们需要拨开“网络成瘾”这层迷雾,治标先治本。
老刘了解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后,更坐不住了。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02
以身作则,营造“网络脱敏”家庭氛围
基因和环境哪个对人类特征形成的作用更大,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一。但是对于处于人格塑形期的青少年来说,无论基因还是生活环境都由父母所提供,因此父母榜样显得尤为重要。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父母喜欢吃完饭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孩子当然也会对手机产生好奇;如果父母总是阅读,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角色榜样作为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已被证实可以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让孩子放下手机的简单第一步就是——家长先放下手机!
03
引导孩子寻找优质榜样
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大量信息淹没。青春期的孩子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批判思维大幅发展,独立意识增强,开始形成对世界独特的看法和观点。但生理、心理不够成熟使得他们常常缺乏对信息的判断与甄别能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在游戏中充值“氪金”,或者加入“粉圈”“饭圈”等偶像崇拜聚集地。
父母应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在初期便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秉持“宜疏不宜堵”的原则,有策略性地引导孩子寻找优质榜样,或者将对网络内容的喜爱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动力。
孩子喜欢打游戏,是不是可以引导他学习游戏中人物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孩子喜欢追星,那位明星有没有呼吁过粉丝要多读书、好好学习?
一旦找到切入口,就可以让孩子学习偶像的闪光点,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04
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弹性、抗逆力、抗挫力,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挫折与困难后可以解决问题并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研究发现,被试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他们的网络成瘾水平越低。
心理韧性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身心都处于剧烈变化的时期,对外界的变化和反馈尤为敏感。但青少年往往又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去面对,从而触发了另一个自我保护机制——逃避。
很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如学业不顺、交友困难等挫折,而网络则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让他们感到被别人肯定,自我价值感也随之提升。
网络作为现代社交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常常给人带来极高的心理健康风险,比如网暴。心理韧性不仅可以调节现实生活带来的情绪问题,也可以中和网络带来的负面情绪。
如何提升心理韧性
01.社会支持与信任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熟练运用“激将法”,希望可以借此激发孩子的斗志。其实在孩子表态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支持与信任是父母可以轻松做到的第一步。
02.设定目标,坚定意志
孩子常常会有很大的设想,或者幻想自己成为成功的人。这个时候,家长不应盲目鼓励或打击孩子,而是应该帮助孩子细化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03.勇敢放手,让孩子直面挑战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总是想把一切都给小孩安排好,让孩子不必再吃那些苦。
然而“计深远”不是指把一切都安排好,而是为子女做长远打算。长久来看,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直面挑战与困难。他们的潜能在磨练中被一次次激发,心理韧性在不断增强,最终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与强大。
结语:
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便是伤人害己;用得好,则是娱乐与学习“共赢”,两不耽误。作为家长,我们更要结合家庭情况和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孩子战胜网瘾,寻找现实中美好生活的意义。
阜阳安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18435号-1 免责声明